• 地名:綠川

  • 關於此地景:
    原名「無名溪」、「新盛溪」,為台中市中心四條主要河川之一,與柳川、梅川、麻園頭溪並列其名。綠川是台中市人文發源地,最早歷史起於清代,西元1912年,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巡視新盛溪,因河岸景色綠映青翠而改名至今。

  • 作家作品摘錄: 

《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行走的詩》廖永來〈向綠川問安〉

早安,綠川

一疋靛藍的絹布

斜披著老臺中的肩膀‧‧‧‧‧‧

(本詩摘錄自〈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行走的詩〉,詳細請至各大圖書館及網路、實體書店購買閱覽)

  • 徐嘉澤〈沿著綠川街〉:2008年,那些慘澹少年的記憶跟綠川一樣一逝不回,曾經紅極一時的電玩店也隨這1996年爆發周人蔘事件而受到大量取締,所有的電玩業者幾乎歇業一空,後來網咖異軍突起,接著政府鬆綁無賭博性質的湯姆熊等電玩業者,接著電玩店再度回到我們的生活。
  • 臺中的文學溪流/蘇紹連

    我沿著綠川走

    在文字的意象裡看見臺中

    是我夢寐以求的文學城市

    我沿著柳川走

    曾有半壁書齋煮字療飢和夢想戰鬥

    現有乘著歌詩的翅膀跨界翱翔

    我沿著梅川走

    每一地的景物像一圈圈年輪

    孕育出不同文學世代的枝葉

    我沿著麻園頭溪走

    走在辛勤耕耘而繁茂的作品裡

    欣賞情感的花朵和生命的果實

    我想沿著烏溪走

    像是到心靈的出海口發現

    海景的詩篇是台中最美的背景

    我還想沿著大甲溪走

    仰望山嶽迎接臺中的母親之河

    走向我們未來的文學願景

     

  • 現今實際地景狀況:

在河道兩岸的人行道上有許多長方體的小石頭,上面刻著綠川在各個時代的歷史經歷,在經過1970年代的綠化整治之後綠川已經脫離之前淪為水溝的樣子,附近店家林立,也可以可以看到作者內文提到1996年之後興起的網咖,而以街道來說,綠川東岸看的出來有較良好的規劃,大多都是比較大型的連鎖商店,因此遠比綠川西岸雜亂的空間熱鬧不少;綠川經過整治綠化之後,河中也有很多鳥類在休息覓食。

日人建造橫跨綠川橋樑-「新盛橋」,位於中山路與綠川東、西街,如今更名中山綠橋,是台中市歷史建築之一。                                               

昔日繁華已隨綠川水逝去,當年盛況不再,在我眼裡,綠川一帶景色頹唐。雖說這附近是交通樞紐,緊鄰台中火車站,附近有繼光街電子街等算是可以逛街的地方,還有最近台中著名景點:宮原眼科,然而沉重的沒落感依舊揮之不去。可能對很多台中人而言,綠川只是個搭公車轉乘的地方而已吧。目前鬧區已從東區往西區市政府一帶移動了。

  在六日,特別是禮拜日,走在綠川一帶宛如地球村,可以聽到各式語言交雜,如菲律賓語、越南語等等,第一廣場離這裡也不遠,但是據說這帶治安其實不算太好。綠川街位於台中火車站前,而綠川街上有一家冰淇淋店名作宮原眼科,我們偶爾和同學們一起去吃冰淇淋。由於工業發達,綠川街四處常常看的到外勞

  但依舊可以在早晨的綠川散散步,品嘗陽光照在河水上的斑斕,追憶他當年在日據時代剛開發的青澀、爸媽年輕時那個年代的繁榮風光。

當年拜綠川之賜在當地創造了臺中的一級好田,每一甲地可收成120石,也因此造成日治時期將高等農林學校遷到南區,也就是今天的中興大學,那時河中魚蝦成群是一條可親近的河流,卻也是可怕的河流,因為經常氾濫。日治時期,懷有美麗鄉愁的日人刻意將綠川周圍型塑成京都的模樣,原來叫新盛溪的才定名為綠川。民國38年,政府遷臺,大量外來人口湧入臺中市,綠川兩旁搭起整排的違建,綠川淪為排水溝,加上整治河道和河道加蓋,綠川變得面目全非,河底褐色藻花叢生,去年,市政府完成「綠川美化工程」,還將「鈴蘭燈」也複製出來,希望讓綠川恢復往日風姿,我們今天就從第一廣場前探訪到忠明南路口這段綠川。

 

  • 踏查者:楊念遙 宋珮綺 丁巧真 鄒幸慧

 

 

 

小組插標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l.php?u=https%3A%2F%2Flocalwiki.org%2Ftaichung-literary-landscape%2F%25E8%2587%25AA%25E7%2594%25B1%25E8%25B7%25AF&h=SAQE4W7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