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社區營造成果建置與推廣計畫

計畫期程:104年(2015年)

計畫機關: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受託機關: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Community Empowering Society)

 

緣起

臺北市推動社區營造(Community Empowering)業逾20年,是一波波溫和寧靜而影響深遠的社區培力,不同於由上而下的命令指導,而是由下而上的凝聚共識,著眼於社區之在地特色、公共參與、學習成長及自主營運,涵蓋人、文、地、產、景、健康及安全等總體性社區培力。

在臺北市,除有文化部門之藝文館所對社區及藝文活動的投注、社政部門對社區發展工作的培訓推廣,亦有最早投入推動的空間部門─地區環境改造、都市空間環境改造、首創社區規劃師制度及其人才培訓、社區故事地圖、社區影像記錄及其巡迴延伸、社區營造點或營造行動、羅斯福路沿線綠點軸線營造、油杉麗水永康綠生活圈營造、地區綠色環境資源建置規劃、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打開綠生活Open Green空間媒合、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等計畫推動,並於2014年舉辦臺北市社區營造國際論壇。

2015臺北市所啟動的大同再生、中正萬華復興、東區門戶等等都市再生計畫,透過社區規劃工作室與在地社區建立雙向溝通平臺,落實公民參與公共事務。

另2015年臺北市盤點社區營造成果,將其脈絡梳理分類,並率全臺首以開源軟體作為平台建置電子資料庫,建構與記憶本市過往社區營造推動過程與內容,使臺北市的社區營造再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目標

一、本市歷年臺北市社區營造成果之彙整與梳理

(一)歷年臺北市社區營造之成果彙整

(二)歷年臺北市社區營造之脈絡梳理

二、臺北市社區營造成果之推展

(一)分享典範案例的推動過程:依臺北市社區營造成果之梳理結果,製作宣傳小書及摺頁。

(二)擴大網絡連結:透過訪談及邀集過往參與臺北市社區營造者的民眾、團隊及相關部門與談,對本市社區營造過往議題脈絡及未來方向等,提出建議方案、後續延伸行動或串聯合作。

 三、研提臺北市社區營造未來推動方向及建議

 

    

 

 

地區環境改造計畫(1996-2001

1996-2001年之地區環境改造計畫的機制設計是由民間團體主動提出環境改造的計畫,由政府提供補助性的規劃設計經費,鼓勵市民研提改造地區公共生活環境的計畫;於規劃過程中,透過空間規劃專業者的協助與公部門相關單位討論協商,凝聚民眾心目中的空間改造理想,結合相關單位的配合落實執行,以打造一個適居的、人性的都市,也希望透過社區居民之參與,加強社區意識,改造居民日常生活最切身的小環境,提昇生活環境品質。

 

社區規畫師制度(1999-20102015-

臺北市政府重視民眾參與公共事務,於1999年率全國首創臺北市「社區規劃師」聘任制度,鼓勵專業團隊走入社區協助居民自發提案。「社區規劃師」是一群具高度熱忱的空間專業者走入社區,它是一種「服務職」、「榮譽職」的角色,其具「在地化」的社區規劃師工作室座落在各社區中,社區規劃師就如同地區環境的醫生,可為社區環境進行診斷的工作,就近協助社區民眾提供有關建築與公共環境議題之專業諮詢,亦可協同社區推動地區環境改造與發展策略,以改善社區公共空間品質與景觀環境的改善。此制度後續廣及至全國,惟2010年完成階段任務而結束。

2015年,柯文哲當選臺北市長,隨著大同再生計畫、中正萬華復興計畫、東區門戶計畫的推動,臺北市政府為廣納民意,重新啟動社區規劃師制度,以「社區規劃師工作室」之名稱於各計畫設置駐點,包括昌吉街、迪化街、剝皮寮、東園街、同德路等5,目的在於打造雙向溝通平臺,徵詢社區意見、溝通對話,強化市民參與機制,凝聚地區發展願景,催化地區再生。

  

人才培訓

  • 青年社區規劃師培訓(2000-2011
  • 儲備社區規劃師培訓(2012-2014
  • 社區營造人才培訓(2015-

臺北市政府為落實市民參與公共事務與推動社區環境改造,辦理了一系列的推廣培訓2000年首度招募學員開辦「青年社區規劃師培訓計畫」,培訓社區環境改造的種籽,讓青年社區規劃師在社區各個角落散播社區營造的理念2009年更結合社區大學環境學程與青年社區規劃師培訓課程,讓青年社區規劃師與社區大學共同合作,讓社區營造更符合在地需求與特色。

加強培訓之學員長期陪伴社區,提供社區協助,自2012年起轉型為「儲備社區規劃師培訓計畫」,藉由培訓深化參與社區事務者之知識及技能,讓社區的活力成為臺北城市的多元特色。

2015年為普及社區總體營造Community Empowering的理念,同時深化對社區總體營造的熱情,調整計畫名稱為「社區營造人才培訓計畫」,朝向建立社區多元自主經營模式邁進,實踐臺北市都市再生轉型。

 

社區(故事)地圖    &   社區(故事)地圖

  • 社區(故事)地圖(2003-2007
  • 社區故事影像記錄(2008-

臺北市政府為推動社區營造制度,自2003年起辦理「發現臺北。願景臺北:社區地圖(故事)」,鼓勵民眾動手繪製社區地圖、撰寫社區故事,進而了解自己所處社區的文化、環境與故事,並由居民共同描繪社區的未來願景。

由於影像普及化,2008年轉以輔導社區居民透過動態影像記錄方式發掘在地議題,並將社區精采的故事記錄下來。截至2015年,社區影像培訓計畫已經製作出89部臺北市社區影像記錄,呈現臺北市多元風貌社區底蘊,為社區營造及社區活化提供了豐富的元素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   社區營造點

  •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2003-
  • 社區營造點(2012-

都市發展局從1996年開始推動「地區環境改造計畫」、並創設「社區規劃師」制度及招募學員辦理「青年社區規劃師培訓」。累積數年來的經驗後,為了更進一步推動社區營造及落實民眾參與,於2003年醞釀「社區營造中心」之建置,並於2004~2006年執行「社區營造中心實驗運轉計畫」,其後持續進行社區營造整體運作模式之探討、仁安醫院空間使用的議題討論、北臺灣社造中心之串連等工作,建立社造組織間的交流平臺,整合各項社區營造資源,充分發揮社造中心應有之功能。

2009年社造中心正式營運,所座落的仁安醫院是大稻埕地區具歷史意義的老建築,因此社造中心肩負著歷史館舍營運及社區營造工作推動兩大任務,提供各社區營造組織間充分對話、溝通與學習的機會,協助臺北市市民進行社區規劃與環境改造工作,成為推動臺北市社區營造業務的重要據點。

臺北市有著大量的NGO團隊與人才聚集,卻也有著人群流動快速、社區活動不易誘發參與等課題的都會特質。2012年始嘗試推動社造點的培力,計有6個社造點2013年首度透過公開遴選,選出14個社造點;2014年擴展至26個、201518個,透過提供小額媒合經費,促使社區的行動起步發展,與社造中心建立夥伴關係,共同促成關注社區需求、發展生活創意的集體行動。

 

OPEN GREEN 系列(2009-

為迎接「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打造臺北以嶄新風貌,臺北市政府推出「臺北好好看系列計畫」 ,其中「臺北好好看系列二-北市環境更新、減少廢棄建物」為推動重點。考量臺北綠化空間不足、景觀雜亂與生活空間缺少綠化系統問題,針對市區內許多低度利用、頹敗之角落,以生態理念與社區參與方式出發,透過建物存記、拆除窳陋建築,並進行綠美化工程以給予容積獎勵方式,加速催化都市景觀改造。

緣此背景,臺北市都市發展局自2009推動羅斯福路沿線綠點生活軸營造、2012年油杉麗水永康綠點生活圈營造,將議題社群引入地緣社區,試圖累積地緣社區自發轉型能量。2013年起研議萬華、大同區打開社區多元「綠生活空間營造」的可能範型,作為都市計畫下法定公園及綠地外之輔助系統,並強調過程中結合社區參與推動、後續由社區營運維管。

2014年嘗試以實質空間營造,申請內政部營建署城鎮風貌型塑整體計畫的補助項目之一「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提出「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Open Green空間媒合計畫」案,徵求社區自主提案,媒合相關社區規劃人才協助輔導,改造本市綠色生活空間,達10處改造點,啟動社區綠生活空間改造點及社區自主維護管理。

2015年持續申請內政部營建署城鎮風貌型塑整體計畫的補助,提出「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Open Green matching fund案,徵求社區自主提案,持續媒合相關社區規劃人才協助輔導,達15處改造點,累積社區綠生活空間改造點與社區自主維護管理之能量

  

URS都市再生前進基地(2010-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於2010年開啟了URS推動計畫,由政府單位提供地點,鼓勵民間單位進駐,讓民間單位得以自由展現創新力量,將文化創意的種子埋進這些老舊街廓中。並將結合北市文化局之「北文創群聚推動計畫」, 推動北文化創意產業的雙L軸帶,依據每個地區的特性規劃不同型式的文創群聚區,打造傳統、人文、創意、次文化等創意街區,藉由群聚效應與產業的帶動,將北建構成一個創意城市。

北市都市更新處一直以來致力於改善老舊街區環境、引入產業活動等都市更新發展策略,這些年的努力讓不少人深深感覺到「北變美了」,但都市更新不僅僅是硬體基礎建設的推動,而應該要使其得以永續發展,因此「都市再生」概念應運而生。都市再生的概念包含了創新、開發導向、公私合夥、整合、生態永續等多方面向的整合,透過城市的軟創新實力,產出更豐富多元的城市記憶。而URS就是要透過都市更新再生,將更多元、更具活力的創意讓市民共享。

URS凸顯出URS的精神─將空間開放給每個對於城市充滿熱情的人。

臺北市以再生基地為中心點,把創意因子漸漸擴散到社區周邊,進而再擴散到整個城市,讓臺北市不僅僅擁有現代化的外表,也成為蘊含文化創意的心靈之都。

                                                                                                                                                                                                                                                                                                                                                                                                                 

臺北市社區營造國際論壇(2014

臺北市自1996年推動地區環境改造計畫鼓勵市民參與、1999年建立社區規劃師制度、2000年起招募學員開辦一系列人才培訓、2003年起辦理社區地圖繪製、2008年辦理社區影像記錄、2009年社造中心正式營運等,迄今以歷經20年的社區營造推展,這期間與所有的市民團體、社區居民一起協力致力於臺北社區環境的改造與公共政策的參與,其成果已有一定之累積。

近年隨著社會的進步、開放,臺北市民對於市政與環境已從單純硬體的改善進而要求品質的提升,對於公共議題關注也日趨多樣,包括生態永續、老年社會面對的挑戰、友善環境及弱勢的關懷等等。

面對大環境的改變,政府亦從上位指導轉為平臺對話、交流、溝通、學習,以回應永續的彈性治理模式,透過各式創意行動媒合社區及社群,引入社群協力社區,持續摸索、試驗、調和,尋求社會共識解答。相關成果如大稻埕活化、屋頂綠化、社區農耕、地方再生團體、創意社群群眾、製造業轉型、弱勢社群創新扶助等,將過去地方公共環境品質提升,進化為整體生活與地方社會根著與融合。

2014年臺北社區營造國際論壇以臺北市歷年執行成果的分享,邀請日本、韓國等社造人士來臺,以「共創世代的空間支持」、「開放社會的城市對話」、「共享時代的社區網絡」為主題,重新省思未來社區營造推動的可操作模式之行動與作法,啟動並開展新世代的社區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