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柴寮博物館-做自己的博物館

計畫系列: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計畫期程:2016年

計畫範圍:大同區

計畫所屬機關: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執行團隊:自在柴寮 (56789自學家庭)

作室聯絡資訊:小柴屋

===================================================================================================================================================================================================================

計畫簡介

提案團隊「56789自學家庭」由非學校型態自主學習家庭組成,孩子不在學校裡學習,而是由父母帶領進入社區,嘗試與社區連結、與居民一同學習。主要成員家庭的孩子為小學低年級與學齡前的年紀。提案團隊自2015年10月與「未來實驗室」進駐小柴屋,成立「小柴屋工班」,共同申請「OPEN GREEN空間媒合計畫」,執行「友善地球的綠色小柴屋」計畫。本計畫為延續OPEN GREEN計畫執行,也延續自學家庭持續參與社區活動的動能,因此在本計畫欲推動「柴寮博物館 - 做自己的博物館」,認為每個社區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社區的博物館、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社區博物館裡的展示藝術家,嘗試將小柴屋改造為社區博物館,希望藉由深入社區探尋社區達人方式,讓社區居民走出家屋,走進小柴屋。社區達人拿出自己引以為傲的收藏與社區分享,增加居民對社區鄰居的認識,成為社區內的話題,拉近社區居民間的距離,也拉近社區居民跟小柴屋之間的距離。

成果概述

從維護小柴屋外已經不堪使用的植栽容器開始發想,完成了五次工作坊:木箱釘製、植栽搬移、木箱舊化、網袋編織I、網袋編織II。

1.木箱釘制:從前置準備開始,到轉角的寧夏路木柴行詢價訂木料,順便打聲招呼說小柴屋即將動工;木料來了,在眾人的合力之下,木條鋸成了一片片,再把一片片木料釘成木箱。

2.木箱舊化:嶄新的木箱做好了;為了搭配小柴屋的懷舊感,我們第一次做木料舊化實驗,嶄新的木箱也成功易容,融入小柴屋原本的風格。

3.網袋編織:利用小柴屋現有的許多小盆栽,讓路過的人可以帶走她喜歡的植物回家。於是衍伸出了第三階段的網袋編織工作坊,邀請了也是這次社造點的夥伴 – 好好地工作室的嘉琳來技術指導,協助我們將盆栽美美的吊掛起來。

================================================================================================================================================================================================================

資料來源: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