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do you know about 北區社區發展協會培力?

社區營造學會歷年與臺北市各區社區發展協會的深入訪談與輔導,整理社區發展協會普遍面臨的問題,在一開始即普遍反映了缺乏經費、缺乏公共集會場所,以及與里長不合的狀態。雖然許多問題屬於結構性的問題,一時之間無法解決,但是我們也同時發現社區發展協會在組織能力的自我提升上,尚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這些社區發展協會有某些共同的組織弱項:

一、社區對於下一歩的發展方向缺乏信心與策略規劃

透過深度訪談與互動,發現大多數的社區雖具熱忱,但缺乏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社區組織長期發展策略的具體想法。而其主因是缺乏信心與方法,但往往歸因於缺乏經費與專業能力不足。由於對於社區未來行動方向缺乏深入的討論,故社區的願景飄忽無根,共識與情感凝聚的深度有限。

二、社區意見多元,缺乏方法去面對爭議,社區認同度不足

當社區組織幹部推動社區營造工作之時,這些計畫之目標與步驟有賴社區組織幹部與居民有共同之共識,才能眾志成城,事半功倍。然而實情是核心幹部和志工付出一片熱心之後,卻常常面臨爭議,當社區領袖缺乏理性溝通與凝聚共識的方法去化解爭議時,便常遭到其他居民的質疑,使當事人備受打擊。

三、缺乏擴大參與的企圖與方法,協會始終是少數人的社團

社區發展協會是台灣社會中最具普便性與代表性職司促進地方基層生活與發展任務的人民團體。但如何促進社區居民的擴大參與,以及因應社區生活的需求推動義工的多元經營,一直是社區發展協會邁向成熟期最大的挑戰。大部分的社區發展協會缺乏擴大居民參與的企圖與方法,以至於協會始終是少數人的社團,削弱了社區發展協會代表社區的正當性。

四、缺乏連結多元民間社會資源的資訊和方法,無力提升組織能量

現代社會問題相互扣連且日趨複雜,就算是基層社區所面對處理的問題往往也牽連廣泛,需要許多專業領域的協助支援。臺北市得天獨厚的特色即在於擁有豐厚的社會資本,有各式各樣的非營利組織都在臺北市活動。然而社區發展協會與非營利組織的連結管道並不暢通,普遍缺乏主動尋求專業NPO 協助的資訊與方法。

五、社區發展協會偏於傳統組織形象,較少創新氛圍,不容易吸引年輕人加入

大部分社區發展協會的成員以社區媽媽以及高齡志工為主,活動內容也偏於傳統班團隊或政府推動的政策內容,較少活潑自主的創意,不容易吸引年輕人參與關心。

六、企劃與文書行政能力弱,增取公部門資源挹助困難

 政府的資源分配政策越來越走向競爭型策略,如果社區組織的企劃與文書行政能力無法提升,則越來越難得到決策者的青睞以及為社區爭取更多資源。另一方面,亦無法擺脫對於外來專業團隊的依賴,對於追求在地組織的永續發展則受到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