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社區營造國際論壇

臺北市自1996年推動地區環境改造計畫鼓勵市民參與、1999年建立社區規劃師制度、2000年起招募學員開辦一系列人才培訓、2003年起辦理社區地圖繪製、2008年辦理社區影像記錄、2009年社造中心正式營運等,迄今以歷經20年的社區營造推展,這期間與所有的市民團體、社區居民一起協力致力於臺北社區環境的改造與公共政策的參與,其成果已有一定之累積。

近年隨著社會的進步、開放,臺北市民對於市政與環境已從單純硬體的改善進而要求品質的提升,對於公共議題關注也日趨多樣,包括生態永續、老年社會面對的挑戰、友善環境及弱勢的關懷等等。

面對大環境的改變,政府亦從上位指導轉為平臺對話、交流、溝通、學習,以回應永續的彈性治理模式,透過各式創意行動媒合社區及社群,引入社群協力社區,持續摸索、試驗、調和,尋求社會共識解答。相關成果如大稻埕活化、屋頂綠化、社區農耕、地方再生團體、創意社群群眾、製造業轉型、弱勢社群創新扶助等,將過去地方公共環境品質提升,進化為整體生活與地方社會根著與融合。

2014年臺北社區營造國際論壇以臺北市歷年執行成果的分享,邀請日本、韓國等社造人士來臺,以「共創世代的空間支持」、「開放社會的城市對話」、「共享時代的社區網絡」為主題,重新省思未來社區營造推動的可能操作模式之行動與作法,啟動並開展新世代的社區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