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Open Green空間媒合計畫

計畫期程:103年(2014年)

計畫機關: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受託機關: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臺北市政府重視社區培力於88~99年間創立「社區規劃師」遴聘制度協助社區凝聚共識並參與相關計畫;104年推動重大再生計畫等,另以「社區規劃師工作室」名稱徵求委辦團隊作為各計畫駐點計5處,以建立雙向溝通平臺。此外為普及社區營造的概念,本府亦招募學員進行講習培訓,辦理青年社區規劃師(89~100年)、儲備社區規劃師(101~103年)、社區營造人才(104年起)培訓,培養社區工作的種子。

另本府自98年推動羅斯福路沿線綠點生活軸營造、101年油杉麗水永康綠點生活圈營造,將議題社群引入地緣社區,試圖累積地緣社區自發轉型能量。102年起議在萬華、大同區打開社區多元「綠生活空間營造」的可能範型,作為都市計畫下法定公園及綠地外之輔助系統,並強調過程中結合社區參與推動、後續由社區營運維管。

103年延續綠生活空間營造,申請內政部營建署城鎮風貌型塑整體計畫的補助項目-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提出「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Open Green空間媒合計畫」,徵求社區自主提案,媒合相關社區規劃人才協助輔導,改造本市綠色生活空間,達10處改造點,啟動社區綠生活空間改造點及社區自主營運維管。

 

【Open 精神】與【Green概念

 

103「社區規劃師駐點輔導計畫- Open Green 空間媒合計畫」計畫內容

改造點

名稱

 

空間類型

計畫內容(103年)

團隊

1. 聚寶盆

大同區

閒置房舍

整備社區閒置之空屋,提供社區長者們共同休憩的地方,延續共同記憶,除增加敦親睦鄰之效果外,也可透過空間聚會泡茶聊天,閱讀下棋,有如聚寶盆一般,在老舊的社區中灌注新的動力,讓社區燃起新生的意圖與希望。

太玥工作室

2. 童樂劇場

大同區

閒置房舍

以藝術介入社區及營造點的計劃,喚起社區居民對於閒置空間及廢棄的私有建物有新的想像。後續將整理空間,並透過工作坊邀請藝術家與社區兒童,打開空間使用的討論。

太玥工作室

3. 公有綠地改造大作戰

大安區

綠地

透過認養鄰近一處古蹟遭到火災後的空地,重整為「台灣原生植物教育園區」,作為社區中建築、文史與生態等三大發展特色。以空間改造行動,引發社區居民的內部動能,更能珍視自己社區內部的環境,以及提昇維護社區共同生活品質的意識。

台灣油杉社區發展協會

4. 台北好傘

大安區

閒置房舍

藉由本計畫,作為長期在地住民與後入的居民,甚至在台外國人之間注入一道活水。將社區的景觀展現出柔性,且富有創意的改變。

Plan b(乙計畫)

5. 扭轉施洛德文學花園計畫

中正區

閒置空地

透過改造公有閒置空地,並在規劃設計時帶入符合在地氛圍的文學意象,社區具備親水空間,於計畫中帶入參與式設計課程,與社區民眾一同探討於「施洛德文學花園」設置雨水回收等「親水設計」的可能性與需求性。

臺北市中正社區大學

6. 轉角遇見綠

大安區

閒置房舍

以基地環保、資源再生的議題出發,改造成綠建築空間改善示範基地,包括外牆的綠化、彩繪,室內的環境整理、節能的照明設備及通風,將會成為社區中節能減碳改造示範的實驗室。

綠點點點點

7. 晴光美好-城市農原

中山區

人行道植栽槽

以「可食地景,城市農原」作為改造平台,以立面綠美化牆作為發想,發動社區居民、店家資源,建置「城市農原」植栽牆作為創作平台,凝聚社區共識、創造成果共享。

晴光美好之好繪好會種

8. 紹興菜依鄰

中正區

綠地

現有閒置「台北好好看」的草地周圍為矮灌木,難以直接進入使用。以社區菜園發想,提高都市綠地的親近性,透過種植計劃,開闢空間節點,讓紹興居民藉著社區菜園對外發聲,進一步和紹興社區產生關係。

紹興學程

9. 童趣緬懷及人群和安全關係的串聯

文山區

法定空地

在社區歷經四年防災社區推動的過程,深刻體會災時疏散人車分道的重要,而平時學童上下學也要有一條安全的通學走廊。透過改造圍牆,使鄰近社區民眾可以從這裡貫通的安全人行道。

臺北市文山區明興社區發展協會

10. 笑‧順食堂

文山區

空地

忠順社區是少數從發展初期即透過社區營造奠定基礎的社區,計畫以重拾「都市農園」為基礎,加入「食堂」共食概念,並 延伸「野餐」構想,透過空間帶動行為,加深使用空間的體驗,社區空間不再只是單純的休憩更能夠直接建立回憶。

文山區忠順社區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