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行動分享 

島之聲The Uptown Sound


           一部訴說社子島傳統音樂和歷史,與時代對抗的故事。

紀錄片作者: 陳宣妤

製作團隊: 發聲。發生

▼   話說我與社子島

前幾年,因騎自行車的關係與社子島結下特殊的緣分。兩年前,有幸參與生活馬戲團-街區影像與社會創新提案,開始蹲點於社子島,拍攝一齣以在地農人為視角的紀錄片《顧田人》,後續漸漸展開在地人際網絡,並將自己的視野擴散在的更多在地小人物的身上。

▼   製作「島之聲」最初的動念

去年,幸運的接觸到社子島一位國寶級的傳音藝術家「怪手叔」,徹底顛覆了我對台北的印象,我沒想到,在台北這座喧囂城市裡,竟然藏身了一群在地方上愛玩音樂的老手們,不追求頭銜與名利,各各卻是貨真價實大師級的人物,有趣的是,許多音樂系科班的學生更甚至教授,都分別前往社子島向這些在地大師請益,我也深深被這些老前輩們吸引。在我的認知中,社子島有農地、有工廠、有小吃攤及雜貨店,並不知道原來這裡保有著在地幾十年的傳統音樂,因而計畫用攝像機將這些老前輩的音樂生活記錄下,「島之聲」的拍攝計畫自此開始發芽。

 

 

拍攝過程中的種種

▼   尋找老照片這件事

在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一直渴望能尋到老照片來加深影片的厚度,然而結果是尋尋覓覓了好幾個月都碰壁,拜訪過的在地大哥、大姊們都說 :「我們這裡以前常常淹水,那些早期的資料早就都淹在水中了,哪還有什麼老照片。」,不然就回說「我們這裡以前哪有什麼人有錢買相機,沒相機怎麼會有照片!」,上述這兩句話,就是我詢問了在地十幾位長輩所得到的共同答案。近乎有點絕望找不到資料時,拍攝進行到尾端的一日,團隊一同既往去福安社聊天,結果,李社長默默從福安社一張桌子下的抽屜,拿出了一疊照片,大夥眼睛全都一亮,這不就是我們日夜盼求有關高甲戲的老照片嘛,尋覓了這麼久,結果它就在這燈火闌珊處 ! 至於為何福安社中會保有這老照片嘛,我們也尋不到答案。

▼   夜弄土地公的影像取得

過去,曾在網路上看到一位在地李大哥,他專門用影像記錄社子島溪洲底的文化活動,也將這些珍貴的影像資料放在他的youtube上,團隊一直期盼能與他聯繫,卻不知該如何連絡到他。在一次拍攝李氏宗親祭祖的活動場上,跟一位李氏家族中的大哥談天,他完整地分享關於李氏祭祖活動的始末,最終我向大哥詢問聯繫方式,計畫未來可以找他多聊聊,殊不知當他向我報名字時,我頓了頓,他,竟然就是我們一直尋找的李大哥阿 ! 李大哥也很大方願意將過往夜弄土地公的影像資料提供給我們,總之本團隊的行動過程中,就是各種無巧不成〝島之聲〞。

▼   手工製作的樂器

第一次正式去拜訪李社長時,李社長正拋著木頭,純手工製作著一項我也叫不出名字的樂器,大哥說他做的是三弦,接著介紹起製作樂器的過程、材料來源等,我問說:「李社長,你怎麼會製作這些樂器,有跟前輩或老師學習嗎?」,社長一臉笑意回說:「學?要去哪裡學,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就看樂器的外觀跟著做,做著做著就會了。」對於無師自通做樂器這件事,我至今無從理解起,但在這裡碰好幾位都是無師自通,會手工製作樂器的老前輩們,敝人只能對他們由衷感到欽佩,也體悟到地方性的音樂就是如此自然而然、不拘泥於小節的。

▼   所謂的辦桌

在這整次拍攝行動過程中,前前後後被盛情邀請參與了兩次辦桌,首次是福安社52周年社慶,而第二次在李氏宗親的冬至祭祖團拜上,不得不在在此分享一下吃辦桌的心得,一桌從前菜到後湯12樣料理,魚肉海鮮用料全不吝嗇,飯後的超飽實感,真的是一般在外吃辦桌無法體會的。我私下問社長:「社長,你們辦桌是包給外面做的嗎,怎麼料這麼實在、菜色這麼多?」社長回:「無啦,都是在地人包辦做的,你們都沒吃過菜這麼好、這麼實在的齁!」。「在地人包辦做的」這句話一直繞在我心中,不經想著是否以後台北地區的辦桌都該外包給社子島的居民做呢!

▼   拍攝過程中的〔食〕

相信各個拍攝團隊,在外地拍攝常碰到的就是該吃什麼、訂便當的問題,因本團隊成員少,所以每當進島拍攝時,都直接跟著被攝者們去附近小吃攤用餐,一吃真的更有理由愛上這裡,一碗20元的米粉湯、30元且蛤蜊超多的蛤蜊湯、超大份量的炒飯,實在且平價的在地美食,也變成我進島拍攝的另一項主因(笑),有機會人人都應該來這樸實村落走訪並將每攤都吃一遭才是。

 

 

紀錄片拍攝行動的觀察與發現

▼   關於都市更新

社子島原先扮演著大台北農作物的供應者角色,隨著高速公路興建,中南部農作物開始北銷,做為供應者的社子島逐漸沒落。1963年葛樂禮颱風、1970年大台北防洪計畫,將社子島成為限制發展的滯洪區,必須禁建、禁開發、禁商業發展。僵滯的半世紀,看似累積了許多負面標籤,違建鐵皮工廠、不具農產效率的農地及廢耕地、斷壁殘垣的危樓古厝…,然而,許多珍貴的歷史建築、傳統文化卻因此才得以被保留下。關於社子島的都市更新,確實是個陳腔濫調的議題,新聞媒體無不討論此,的確,每當與在地居民談天時,他們也都會紛紛提出自己對於都更的看法,想法無一是相同的,這也是理當的,每位在地居民擁有的條件不同嘛,但,共同點是居民們期盼擁有安穩的家園。但對於近半年密切在社子島行動的我而言,更關注的是屬於的傳統文化該如何跟都市開發達成平衡。

 ▼   論在地傳統音樂

在地的傳統音樂,已是百年以上的歷史,早期農業時代,缺乏休閒娛樂,甚至連電視機都很珍貴,閒暇之餘,在地居民多以漢樂、南北管自娛,福安社社長李元泉、傳統音樂家陳國藏(怪手叔)等人便是如此學習而來。福安社初期演唱高甲戲(南管樂),後期則團練北管樂及發展陣頭文化, 漸漸發展出經常出團的榮景;而怪手叔自幼學習傳統音樂,不僅技藝純熟,近年常受文化局邀約四處在國外進行演出,甚至大學教授亦經常前來請益,社子島的傳統音樂文化可謂相當興盛。

▼   溪洲底的輝煌

從福安社李社長、怪手叔、及在地居民的口述歷史中,得知溪洲底曾有段輝煌的過往。曾經這裡是社子島重要的交通要塞,唯一的碼頭「溪洲底渡船頭」座落於此,甚至早期士林區唯一的戲院「皇宮戲院」也建在這。然而,現今的戲院已不復存在,連招牌也早在好多年前就被拆毀,如今你能看到的是一座鐵皮屋搭建的工廠,僅此而已。雖然惋惜,但倘若能將現今依舊存在的福安社、同志軒等在地軒社,加以好好保存,必能成為未來珍貴的史料紀載。

▼   過去及現在的在地軒社

過去社子島溪洲底較著名的有三處軒社,南龍社(現今福安社)、同志軒(包含南韺社)、及一團歌仔戲團。南龍社做高甲戲(又名白字戲),同志軒唱西皮,兩者唱及用的樂器皆不同。南龍社起源於燕樓李宅,一群生活在農業時代的李氏子弟,在農忙之餘的,以漢樂、南北管自娛,進而發展起蓬勃的社團。然而時代的變遷下,南龍社於民國52年更名為福安社,並改址於現今的位置,平日週三及周五是大夥團練的時間,但在去年底福安社進行內部整修後,目前已暫停所有團練活動。

▼   燕樓李宅、李氏四角頭

燕樓李宅,為社子島內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築五處之一,燕樓為其堂號。燕樓李氏家族共含四角頭,分別為溪洲底(社子島)、崙仔頂(延平北路六段)、獅子頭(蘆洲)、菁礐(北投)。這次拍攝行動中,有幸參與李氏宗親的團拜祭祖活動,在冬至前夕,所有李氏宗親都紛紛前往社子島的燕樓李宅進行祭拜,特別的是李氏四角頭每年會輪值負責主辦祭祀活動,而2017年剛好是溪洲底負責。團拜看似不稀奇,但最不一樣的是,李氏宗親人數之多、陣仗之大,團拜後更有辦桌的情感交流時間,在台北,有多少家族有這樣的大規模之舉呢 !

▼   獨特的社子島文化

在田野調查的階段,了解到在地有許多獨特的傳統文化,如元宵節「夜弄土地公」、「賞燈」及端午節「划龍船」等。而夜弄土地公這項百年傳統文化,目前僅存於台北社子島與內湖,不一樣的是,屬於社子島的夜弄土地公,天氣不論冷熱,青年都穿著一件四角褲給鞭炮炸,在地人趣味地說:「我們這夜弄土地公是在炸人,還是炸土地公,看不懂!」。元宵當日除了請出各聚落土地公,繞行地區燃放鞭炮慶祝,祈求地區平安外,更有著「賞燈」的百年歷史。今年元宵節團隊也親自走訪社子島,體驗在地的「賞燈」文化,它彷若台版的萬聖節,民眾各各手持點亮的燈籠,一家一家拜訪拿小禮品,規模好不盛大,儼然成為在地榮耀,要在台北街頭要目睹此種文化,幾乎是不可能的。

 

最終

隨著時代變遷,曾經興盛的軒社文化與傳統音樂,現正面臨沒有年輕人願意傳承的困境,都市開發更加劇傳統文化資產維護的挑戰;又如居民紛紛提及的百年傳統―夜弄土地公,開發後是否能延續每年湧進眾多人潮的元宵重要祭典, 亦成為未定之數。這些百年來的美好傳統,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卻變成落伍的符號,彷彿要進步,就要捨棄傳統。我們認為,藉著紀錄片形式能增添留存效果,因此藉由訪談重構社會空間印象,以居民為發聲主體,了解居民如何延續傳統文化脈絡、對於空間的生活感受、以及希望的整體建設。其實每個年代都有獨特的風貌,歷史需要保存,未來可以爭取,而當今社子島需要的是促進成熟化的推手。在地的人情味、純樸而真摯的樣貌,所蘊含的故事都值得被記錄下。

 

撰於 2018年 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