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社區指的是擁有共同的文化體系的人們,居住於同一塊區域,進而衍生了互動影響。而社區中,文化和地域兩個基本組成的屬性有時會偏向於其中一點。為了響應社區傳播與發展這門課老師對於學生的要求,本小組決定前往位於台北市的華山社區,參觀當地日式建築,重拾日治時期的風貌寫照,並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針對附近居民進行隨機訪談,找尋任何的蛛絲馬跡,一窺華山社區的真相。

 

二、文獻回顧

(一)、華山社區環境介紹

    台北市齊東街「齊東古道」為源自清初台北大加臘堡地區通往基隆的古道,與台北最早的道路:八德路相連,此東西向聯絡道路自艋舺啟程,經城內,越東門,至莿仔埒(齊東街一帶古地名)、朱厝崙、中崙、錫口(松山)。由於聯絡艋舺與錫口兩大港口,因此成為盆地運送米糧至河港的「米道」。清領時期周氏家族開發本區域,齊東街一帶位在當時「三板橋莊」內;日據時代,大正九年(1920年)台灣總督府更改地方官志,劃分齊東街一帶為「幸町」,當時除少部份散村聚落之外,地景多為水田;至大正十一年,台灣總督府頒佈了「台灣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遂在日據晚期造就了齊東街一帶特殊的日式宿舍群落。


迄今猶存的齊東街53巷4、6、8、10號與濟南路二段25、27號等日式房舍,經台北市文化局邀集相關單位、專家學者、社區居民與文史工作者進行數次現地會勘,結論確認本區日式建築群落明顯、形式樣貌完整,極具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價值,建議對此區域成立專案,俾利找到再利用的共同基礎,不宜單棟建築個案處理;同時增加專案小組成員,並考量以整體街廓規劃建築物之保存方式辦理。


華山社區所在街景特色及紋理,實由齊東街這條跨越清領、日治到光復後的古街道而來;不僅是日式宿舍群落,街角巷弄內尚留存磚仔厝、二層木造建築、凸緣窗現代建築、倉庫區轉化為公務住宅及廳舍、光復早期國營單位員工宿舍建築、防空洞,以及間雜其間的多棵大樹及綠蔭,更特殊的是,蜿蜒有致的街道尺度、景隨步移的體驗--這些在在都與齊東街這條主脈相輝映。然而,從日式宿舍保衛戰開始,也可窺知都市開發在本區域的壓力和危機,若未加以適當管制,華山社區深涵人文歷史特色和宜人的住居環境品質,可能遭到破壞而逐漸泯失。


為使華山社區的集體風貌記憶不致於流失,並期待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的過程,以齊東街「齊東古道」來串連、擴散各歷史景點,再現歷史風采來點燃市民參與度,促成社區發展的未來願景形成共識,取得地方發展角色的適當定位,並有「齊東古道文史風貌社區營造計畫」的提案。

 

(二)、社區發展重點

    華山社區現為華山社區的一部分,華山社區現有三個發展重點:

      1、發展傳承木作產業,藉由現有的日式建築作為架構和參考,將觀摩就

         有木造建築,並漸漸引進新的技術進行交流。

      2、發展民宿旅館或餐飲業等產業文化,配合日式建築,將華山社區打造

         成台北的新天地。

      3、將舊房舍活化,打造更多的辦公機能,透過修繕、改造等方法,提供

         更多的辦公空間給公務廳舍所使用。

 

(三)、社區故事-日式建築的存與亡

    位於金山南路與忠孝東路的交叉口,我們可以看見許多破爛的木造建築。這些便是日治時期建造,被用來當作官員的宿舍,在城市大量的喧囂中,這裡有著不同於城市的寧靜,給予人們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在這裡我們看到許多歷史的痕跡,以及社會的結構,在種種的要素互相交錯下,我們可以見證歷史的發展。

    在這片存在著許多歷史的地方,但由於是處在具開發潛力了核心地帶,台灣銀行於2003年便取得了部分的拆除執照,並在反對拆除者為來得及反應前拆除了兩棟宿舍。於是齊東文史工作室便開始到處奔波,希望能保留這些日式建築,這邊於2006年被市政府劃定為「保存區」及「聚落風貌保存特定專用區」。

    然而在這之後,又相繼面臨各種問題,該怎麼處理這些日式建築,位什麼它們需要被保存?意義在哪?

    目前這些建築有幾棟已經完成整修復原,作為齊東詩社、台北琴道館等所使用,這些依舊保存著當時日式建築的風貌,然而剩下還未整修的部分,目前因為還未有足夠資金,因此還未進行整修復原。

 

(四)、選擇華山社區的理由

    選擇華山社區很大的一個理由,是因為它承載了歷史,不論是城市街廓形態、亦或是無形的傳說、故事等,都是從日據時期所留下,走過六、七十年的歲月,例如,市政府文化局在2011年九月,將此社區一棟日式宿舍列為古蹟,並決定將齊東日式宿舍區登錄為歷史建築。

    再者,從各式新聞片段、社區簡介中我們發現,華山社區的居民,也十分重視社區本身所俱有的「歷史性」,致力保護社區內的建築古蹟,甚至保衛一棵百年老龍眼樹,從六十幾歲的家庭主婦到小學生,都願意為保存華山社區人文歷史特色出力。

    因此,綜合上述兩點,本社區所保留有型、無形的歷史文化資產,以及居民對於所屬社區的向心力、歸屬感等敘述吸引了我們,而決定深入去了解、並研究華山社區。

 

三、研究方法

(一)訪談提問大綱

初版

  (一)、基本資料

      1、請問您的名字是?

      2、請問您的年齡是?

      3、請問您住在這裡多久了?

      4、在社區內擔任的角色是?

  (二)、社區概況

      1、您對於社區內的事務了解多少?

      2、您是否知道貴社區的特色?

      3、當講到日本、日式等詞您最先想到的會是什麼?

      4、您是否參與過社區活動?

      5、您對整個社區的運作了解多少?

      6、您認為社區內的居民是否相處融洽?

      7、您認為社區內的居民是否關心社區事務?

      8、您認為社區內居民是否團結一致?

      9、您是否會為社區出一份力?

      10、您認為社區內的居民是否會為社區出一份力?

      11、您認為華山社區的驕傲是甚麼?

      12、您認為社區的向心力是否足夠?

  (三)、社區問題

      1、您認為華山社區有甚麼缺點嗎?

      2、您認為華山社區目前有面臨什麼樣的困境嗎?

      3、您認為華山社區目前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嗎?

      4、如果有的話,您認為您能為社區做些什麼?

      5、如果有的話,您認為社區要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版

古蹟相關問題

{C}1.  {C}古蹟的整修是經由大多數人決議,還市少數人決議而形成的結果?在整修過程中是否遇過甚麼困難?

{C}2.  {C}在沒有轉型為觀光型社區的誘因下,在保存古蹟時是否遇到什麼困難?

{C}3.  {C}目前還有幾棟還沒整修,您認為他們是否也要接受像台北琴道館那樣子整修?

{C}4.  {C}台北琴道館雖然保有日式建築的風貌,但給我的感覺像是一棟新建築而不是古蹟,您覺得呢?

{C}5.  {C}整修好古蹟之後有什麼打算?

{C}6.  {C}現在古蹟產權屬於誰?

{C}7.  {C}針對古蹟附近,有增加一些更清楚的指標和說明的打算嗎?

{C}8.  {C}為何有將古蹟當作詩院的想法?還是是原屋主希望?

{C}9.  {C}李國頂故居在社區裡嗎?

{C}10.{C}想請問在這個房價節節攀升的地段,社區是如何協調平衡各方以保存古蹟和老樹的?想知道詳細過程。

{C}11.{C}對於真古蹟旁邊的建案出售有什麼看法?是否為社區帶來什麼影響(正負面皆可)?

 

肯氏蒲桃樹相關問題

{C}12.{C}蒲桃糾紛當時是如何做教育與宣導,並讓民眾接受的?

{C}13.{C}蒲桃節現在還有繼續辦嗎?

{C}14.{C}就我們自己查資料的結果,發現蒲桃節最近好像不是那麼熱絡,可以請問是什麼原因讓這個節日願意參加的人越來越少呢?目前社區有意願再次盛大的舉辦蒲桃節嗎?

{C}15.{C}肯氏蒲桃產品現在是否還有在做,誰在做,以及是做成什麼產品?

{C}16.{C} 蒲桃樹的所有權屬於誰?

 

實際訪問

    最終是選擇依照遇到的人訪問不同的問題,並隨時增加想問的問題,實際問的問題請參照後面的逐字稿。

 

(二)訪談行程

日期

訪問方式

訪問對象

12/17(六)

路邊隨機訪談

當地居民、學會員工、社區發展協會理事

 

四、 結果與討論

(1) 實際情形與媒體上的形象落差大

實際參訪後發現華山社區現況和從媒體得到的消息有蠻大差異。最主要問題在於「內部認知度不足」。若是網路搜尋華山社區相關資料,會有為數不少關於發展協會理事長如何為留下古蹟而奔走、成員如何規劃肯氏蒲桃節以提升居民對此樹種的認同度。但實際參訪後,卻發現居民對上述活動不僅「認同度」不高,更嚴重的是連「認知度」都很低。從我們訪問幾位居民的對話內容可以很明顯看出,他們連有「華山社區發展協會」都不知道,也從未接收到關於協會所開設的媽媽班、瑜珈班等居民回饋活動。我們發現這樣資訊極度不均衡的問題,可能是因為接收資訊的管道不同。社區外部的人,資訊來源多是新聞媒體及報章雜誌,而可以推斷發展協會在新聞上有一定程度曝光率,主要是因為早期協會成立目的是要保留極可能被拆除的古蹟。而這樣的抗爭活動是需要曝光度來成話題性的,所以可以理解。反觀內部居民的消息來源,多為街頭巷尾鄰居之間的訊息傳遞,而發展協會早期的初衷與居民本身的利益並沒有直接相關,因此鄰里之間提及相關話題的意願何可能性也隨之降低。

 

(2) 居民參與度不足原因值得思考

從我們與協會理事的訪談中可以發現,目前古蹟主要規劃和使用權移轉到文化局及各接管組織手中、肯氏蒲桃節也從最開始的教育民眾轉為類似園遊會的區域性娛樂性質活動,協會的營運項目已經何成立之初有所不同。從理事的回答中得知,目前會開設媽媽班、瑜珈班等活動給居民參加,但「居民能參與者少」,因此即使是非社區居民,經由協會成員介紹也都可以來上這些課程。究竟是「居民能參與者少」,還是「居民知道這些活動者少」非常值得玩味。在我們訪問的幾位居民中,從居住七、八年到居住四十幾年者都有,但一致沒有聽過此協會,可以說是匪夷所思的。究竟社區發展協會應該「以人為本」或「以事物為本」?華山社區面臨居民認知度不足的問題,有可能起源於社區發展一直未與民眾有所嵌合,也因此無從培養認同感和歸屬感。而協會現在以開設課程為主,相較以往是較能和居民緊密相關的。但究竟協會能分配多少人力財力來推廣這些活動上是未知數,單就目前成果看來,宣傳是極為不足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這些原先可以做為回饋居民何聯繫情感的活動,變成有了一定的門檻-「身為或認識協會成員」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因為華山社區發展協會已經成立一段時間,算是有一定的經驗和基礎,若是沒能好好利用並擴大居民認知度實在非常可惜。

   

(3) 古蹟與居民互不相干

華山社區內的古蹟保存與使用方面,從我們與琹道館員工的訪談中得知,文化局有個叫做「社區合作跟社區回饋」的計畫,亦即當社區有需要時(比如借場地),承租這些古蹟的單位會去做相關計畫執行以作為社區回饋。但是從該員工的言詞中,感覺華山社區與區內古蹟的互動程度並不高,彼此的連結可能僅由政府的計劃做橋梁,沒有過多實質上的互動。我們認為這亦是非常可惜的,畢竟發展協會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保存這些擁有歲月痕跡與歷史意義的日式古建築。然而成功保存後,社區本身與古蹟的鍵結卻沒有更加緊密。

 

(4) 結論

總結華山社區的現況,環繞在「內部居民認知度不足」和「社區內資源使用率不高」兩點問題上。在我們與協會理事的訪談中得知,發展協會是沒有辦公室的,這會造成活動運作的困難,也有可能是使協會在社區內知名度極低的原因之一。沒有辦公室與沒有認知度,是互相影響的問題,若是沒有積極解決兩方問題,可能會一直互相牽制、影響社區整體發展。

 

 

五、 結論與建議

從前述的結果與討論中,我們發現華山社區中有兩個主要問題:「內部認知度不足」、「社區內資源使用率不高」,並從中分析,最後推論出原因及解決建議。

{C}(一)      {C}「內部認知度不足」

 

(1) 造成原因:

第一,華山社區發展協會創立至今已有10幾年了,但是卻一直無辦公室,在沒有固定的辦事處下,很難定期討論、好好發展協會的理念及討論社區內公共事務。而且協會舉辦的許多活動,都張貼在一面布告欄上,這樣對於住家離較遠的居民來說,根本不會注意到這上面的活動。再來因社區發展內部的成員少,幾千人的社區只有十幾個人在社區發展協會運作,連帶使宣傳效果不足,連曾經上過新聞的日式房舍等較知名活動,我們採訪的社區居民知道的也寥寥無幾。而且協會中的成員大多為中老年,對於其他年齡層的接觸相對少。

 

(2) 解決方法:

首先,在社區內爭取擁有辦公室,定期開會討論社區相關議題,並取代在布告欄貼海報的方式,發行社區報等,將社區發展協會一個月裡所做過、執行中及規劃的事項一一列舉,以便居民更加了解社區發展協會的運作。再來應該從小培養社區意識,例如舉辦親子活動,讓小孩長大後,能回過頭投入發展協會回報社區。

 

 

{C}(二)      {C}社區內資源使用率不高

 

(1) 造成原因:

這個問題的起因也是因為社區的宣傳不多,因此在居民連社區發展協會的存在,都不甚清楚的情況下,自然也對協會所舉辦的活動知之甚少了。另外可能的原因是這些資源不夠吸引人,譬如協會舉辦的媽媽教室等等。

 

(2) 解決方法:

宣傳不足的部分也提到說,可利用社區報(或電子報)等形式在社區傳播,以利居民了解。也可以與里長合作,在進行里活動時,能替社區活動多加介紹。若是資源不吸引人,就要討論說是否改善課程等,以吸收不同年齡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