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9/27、12/2

地點:台中市中區大墩里第二市場

組員:徐靖硯、林千尋、鄭辰晢、薛瑀儂

依稀記得某次炎熱的午後,四人在不甚熟悉的第二市場中闖盪。山河魯肉飯、一碗三十元的仙草冰、巷口之間的蜜地瓜,古早的味道迴盪在唇舌之間,隨著約定的時間到來,在武德宮旁帶有一絲不安且興奮的心情等待里長。

與張里長相遇之後,親切的笑容隨即化解了我們的忐忑心情,也展開了認識第二市場的旅途。

張里長在中區居住了六十九年,而在大墩里就居住了六十六年,花了一甲子的時間端看第二市場的興衰。

我們這群由外地來的異鄉客,不明白為何第二市場命名為第「二」市場?里長於是告訴我們:「台中的市場是由申請的先後順序命名的,但其實第二市場比第一是場更早成立,只是比第一市場晚登記,故排序為第二。台中以前存有十二個公有市場,但隨著時代的演進,有些已經消失了。」

第二市場遠比我們想像中具有豐富的歷史,例如:武德宮、六角樓、黑白照片。大部分的廟裏頭都是供俸土地公,但武德宮裡頭拜的是關聖帝君,因為關聖帝君也是財神之一,且當地居民認為祂具有正義感;六角樓已經 一百多年了,是日治時期所建造的瞭望台,市場內各通道以六角型放射狀排列,在中心會合,名為「六條通」,是台灣目前少數僅存的特殊結構遺址;第二市場的廣場兩旁掛有許多黑白照片,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些都是林照相館的兒子所提供的,全是第二市場的老照片,里長認為這些照片都是值得留存下來給後人觀看的,便布置在此,希冀更多的居民能夠了解第二市場的歷史。

市場百味

武德宮

六角樓

黑白照片

跟昔日相比,第二市場明顯地已經式微了。但里長表示現階段不是最低落的時候,以前的生意都是克紹箕裘,大概二至三代。但因應時代的轉換,市場賣的東西都比較傳統,除了飲食’方面之外,其他的生意被大賣場、超市搶走,故沒有以往熱絡。

看見這樣子的轉變,我們便詢問里長有無新的產業引進,或是未來有甚麼規劃?里長當時便說了:「沒有,就是因為沒有新的東西引進,我們這些老舊的、傳統的,才會被淘汰。」頓時,內心一陣惆悵。面對時代的變動,保留傳統與創新之間的抉擇實在兩難。不過,現今第二市場有自治會的存在,因此多了很多機會,自治會能夠幫忙推廣許多新穎的事物。

隨著這次的對談結束,對於第二市場的歷史脈絡更加了解,也明白所有傳統事物於現今社會的不易,也使我們更加珍惜它的存在。

 

第一次訪談合影

第二次訪談合影

第二次訪談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