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巢語音導覽.m4a(點擊下載語音導覽)

太古巢原是19世紀詩人—陳為英的住所,因年紀大的原因,想回台北隱居,於是就在圓山旁建造太古巢,是建在樹上的樹屋,如今原址已經消失,據說在日治時代為了開發三線道,為台北神社的參道,也就是現今的中山北路,就此太古巢消失。

為此陳為英還為了太古巢製作了一首詩:

隔一重江佛國開,劍潭寺隱碧林隈。
山僧日日通音問,故送鐘聲渡水來。

此詩充分的描述當年太古巢隔著基隆河與劍潭山旁的劍潭寺對望,雖然只有一水之隔,好像人間與天堂的分隔,而如今的劍潭寺也不在原址。當時日治時代總督府原本想要在圓山興建台灣神社,但因腹地不夠大,對岸的劍潭山也比較高,於是要求劍潭寺搬遷。後來台灣神社蓋了今天的圓山大飯店。

陳維英的對聯比較知名,但他的詩透漏了他的心境,陳維英的作品中,大量的描述了他生活周遭的景色,從淡北八景,到他位於八里觀音山上的別墅棲野巢,到晚年的太古巢,從早年的形容詞多帶有中國名勝地名,到了晚年的書寫,多用台灣地名,並強烈的紀錄了台灣史地,凸顯了他的在地意識。

 

 

因太古巢在日治時期時受到道路開發,而受到拆除已消失。

太古巢遺跡附近太古巢周圍

 

影片嵌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znlC6-ZCb4

 

 

 

參考資料:

【台北】探訪陳維英的足跡--太古巢 https://trip.writers.idv.tw/2016/08/blog-post_11.html